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审核要点

伟业计量-会员头像-www.bzwz.com标准物质网 伟业计量 14 3459 2022-01-11
【摘要】本节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内审知识进行相关分享交流:内审要求、内审员要求、内审计划制定、内审计划实施、不符合项纠正措施、内审报告的编制、常见内审问题汇总。
  • 目录:

    1、内审要求及释义 2、内部审核策划 3、审核方案 4、内审计划 5、内部审核准备与实施 6、内部审核结论 7、内部审核的后续措施及验证 8、内部审核记录和报告

    一、内部的要求及释义

    1、内部审核  检验检测机构自行组织或以检验检测机构的名义进行,以确定管理体系满足内部审核准则的成都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内部审核方案 检验检测机构针对特定时间段并具有特定目标所策划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内部审核安排。

    3、总体要求 (1)审核目的。 (2)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内部管理程序 (3)周期通常为一年,可以一次或多次审核 (4)审核范围 (5)由外部组织的审核,或由客户或其他机构进行的审核不能替代内审。

    4、资源要求 (1)质量负责人应是内审的组织者和内审方案的管理者。 (2)根据审核要求和范围,选择具有资格的内审员,一般不少于2人,技术能力覆盖检验检测活动。 (3)内审员应具备资格和能力,满足相关要求,接受过相关培训。 (4)若资源允许,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

    二、内部审核的策划

    1、内部审核策划依据

    (1)检验检测过程或活动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人员监督和人员能力监控;场所和环境条件的控制; 设备的配备和计量溯源性;标准方法验证和非标准方法确认及方法偏离控制; 符合性声明和判定规则的应用;抽样和样品管理; 原始记录控制;内外部质量控制; 结果报告审批与发放;检验检测过程尤其是新的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等。

    (2)影响检验检测机构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相关政策和要求; 客户和供应商;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 内部组织机构;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工作类型和工作量; 资源和技术能力

    (3)内部审核准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通用要求及相应领域的补充要求; 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标准、方法、贵伐和技术文件等。

    三、内部审核方案

    (1)内部审核方案通常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制定,依据上述应考虑的因素,可结合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层的需求,确定内部审核的特定目标、审核准则的范围,并根据内部审核要求和范围确定内审组长和内部审核组成员。

    (2)包括:频次和方法,报告内审结果的要求;可以年度审核计划的形式输出,应经过审批后发布。

    (3)必要时,进行管理体系文件评审,以确保管理体系满足相关法律法规、通用要求和相关领域的补充要求及其变化的要求。 (4)检验检测机构应以计划和系统的方式,定期实施覆盖全部程序的内审,以验证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四、内部审核计划

    (1)制定内审计划,制定计划前,内审组长或内审员,应就内部审核事宜与受审核方进行沟通,以确定审核的具体时间和相关事宜。 (2)计划于审核前一定时间发布,提前做好准备。 (3)内审计划内容:审核目的、时间安排、分工、内审的部门、过程或活动及联络人员等。

    五、内部审核准备与实施

    内部审核准备:(1)按照内审计划提前准备。 (2)根据分工编写内部审核检查表,主要包括:审核对象、审核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3)检查表应于召开首次会议前完成。

    内部审核实施:(1)首次会议 (2)现场核查 (3)形成内部审查发现 (4)开具不符合报告 (5)形成内审结论 (6)末次会议

    内部审核实施具体要求: (1)由内审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参加人员至少包括审核组成员、相关管理层和受审核的部门负责人。主要介绍审核组成员、确认审核的目的、明确内审准则和审核范围,说明审核程序和方法,结束相关细节,确认时间安排,明确末次会议时间和参会人员。 (2)方式方法:提问、面谈、查阅记录和现场观察等; (3)客观证据要求:可证实、可追溯、客观、有效。(4)内审员根据内审策划的规定,将手机的客观证据与内部审核准则进行比较,形成内部审核发现,确定管理体系运行和检验检测活动与自身管理体系要求、通用要求及相应领域的补充要求的符合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发现可包括识别改进计划和记录良好实践,以及具有客观事实支持的不符合项。所由内审发现应予以记录,不符合项应在检查表或内审记录中注明。(5)审核期间,审核组成员之间、内审员与受审核方、审核组与管理层之间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6)不符合项和改进建议。不符合报告应: 基于客观依据,报告应清晰、简明 准确描述不符合的依据,不符合事实和不符合的条款 尽可能依据体系文件以及相关特定要求和检验检测方法确定不符合项,并经过受审核方确认。(7)适用时,在形成内审结论之前与受审核方讨论以下问题: 根据内审发现,确定不符合项和改进建议; 就内审结论达成一致; 内审的后续活动。

    六、内部审核结论

    内审结论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a)管理体系及检验检测活动符合检验检测机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用要求及相应领域的补充要求及自身体系的程度,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b)内部审核目标是否实现,内部审核是否覆盖审核范围; c)内审发现的不符合项和改进的建议及趋势分析,以及下次内审的建议; d)管理体系和过程的改进建议。2、召开末次会议  会议由内审组长主持,参加对象为内部审核组全体成员、检验检测机构相关管理层和相关人员。内审组长应报告内部审核发现和内部审核结论,并就不符合项做出说明,提出管理体系改进建议,保持末次会议记录。

    七、内部审核的后续措施及验证

    1、受审核方应确定针对不符合项实施纠正和(或)纠正措施的责任人,按照规定的时限完成纠正和(或)纠正措施以及实施改进。 2、受审核方完成纠正和(或)纠正措施后,内审员应跟踪并验证纠正和(或)的有效性。 3、质量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对内审结果和才气纠正和(或)纠正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进行评审,并将其输入管理评审。 4、识别风险和改进机会,制定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八、内部审核记录和报告

    1、内审员应记录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包括不符合的事实、不符合的依据和涉及的部门、过程或活动等。如未发现不符合项,也应保留完整的符合性的内部审核记录。 2、编写内审报告,主要信息有 (1)内部审核目的; (2)内部审核范围; (3)内部审核准则;(4)内部审核成员及分工; (5)内部审核日期: (6)综述内部审核过程和内部审核发现; (7)确定的不符合项及其分布; (8)改进的建议; (9)纠正和(或)纠正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情况;(10)内部审核结论; (11)质量负责人对内部审核结果的确认意见。 3、质量负责人按照程序审批内审报告,报告给检验检测机构相关管理层,并输入管理评审。 4、内部审核记录应包括:内审方案或计划,内部审核记录(检查表);不符合项报告、纠正和(或)纠正措施报告和内部审核报告。 5、记录应按照规定保存,保存时间应不少于6年。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0 积分

下载论文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