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06 2021
以MgAPO-41分子筛为催化剂,固定床为反应器,采用醛氨法合成吡啶碱。系统考查了Mg含量、催化剂用量、原材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反应条件。反应的最优条件为MgO︰Al2O3摩尔比为0.5,催化剂用量5%,甲醛∶乙醛∶氨气为1.2∶1∶3,反应温度为400℃,反应压力为1MPa,此时吡啶碱收率达85.9%。该工艺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06 2021
以河北衡水湖的风干荷叶为材料,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使用正交实验来确定荷叶黄酮的提取条件。最佳的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长45min,温度45℃,料液比1∶12(g/mL),乙醇浓度75%。抗氧化性实验表明:荷叶总黄酮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且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浓度成正比。
06 2021
以河北衡水湖的风干荷叶为材料,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使用正交实验来确定荷叶黄酮的提取条件。最佳的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长45min,温度45℃,料液比1∶12(g/mL),乙醇浓度75%。抗氧化性实验表明:荷叶总黄酮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且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浓度成正比。
06 2021
虽然目前鹿茸质量控制标准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短板,但近年来鹿茸质量控制成分筛选及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逐渐受到关注,涌现出基于系统演化和亲缘关系学分析的特异性DNA片段及特异性多肽链鉴别,生物学特性结合化学成分分析的质量控制成分研究,基于全息成分模式识别方法的鹿茸指纹图谱技术等一系列成果,对于推动鹿茸质量控制标准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鹿业市场,促使鹿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未来将筛选出更多鹿茸中的Q-Marker,建立起规范的鹿茸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对推动鹿产业及动物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6 2021
鹿茸由软骨组织发育而来,其中富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组织,硫酸软骨素、羟脯氨酸和γ-氨基丁酸等是其中相对特异性的化学成分(特有性),具有抗关节炎、抗骨质疏松、抗疲劳等生物活性(有效性),与中医药理论认为的“壮肾阳、强筋骨”等功能主治非常吻合(中医药理论相关性),在鹿茸饮片及炮制品中均能被检测到(可测性、传递与溯源性),符合Q-Marker的5大基本原则。
06 2021
Q-Marker由刘昌孝院士于2016年创新性地提出,即中药材和中药产品中固有的或加工制备过程中形成的、与中药功能属性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能反映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标示性物质。Q-Marker需同时满足中医药理论相关性、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和传递与溯源性5大基本原则。基于“五原则”的Q-Marker辨识分析对鹿茸Q-Marker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
06 2021
目前,β-受体激动剂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质联用(GC-MS)、液质联用(LC-MS)、放射免疫(RI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其中GC-MS和HPLC法样品前处理过程较为繁琐、检测灵度低,且GC-MS法需要衍生化;ELISA法假阳性率较高;而LC-MS法能实现多种β-受体激动剂同时检测,具有高通量、高效等优点。以往药物残留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猪、牛、羊的鲜肉、肝脏及尿液等,对于肉制品则未见报道。本研究针对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3种β-受体激动剂,首次以莱
06 2021
GC/MS的主要原理是将分离能力强的色谱柱和与定性定量能力强的质谱相结合,兼具了二者的优势,不仅实现了在线联用,而且相互取长补短,使分析功能更快、更有效。与GC相比,GC/MS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定性和定量更准确等优势,在测定水中VOCs时,分离能力、定性能力及回收率更佳,现已广泛应用于水环境监测领域。
06 2021
与LLE和SPE法相比,HS法可避免其他复杂基质成分被带入到分析仪器系统中的可能,不会对挥发性组分分析造成干扰。HS在萃取过程中无需有机溶剂,减少了实验过程中环境受到二次污染的概率。由于HS分析法具有环保、简便和程序多样化等优点,因此成为了VOCs分析方法中最有前景的一种前处理方法,但对于挥发性较小和灵敏度较低的化合物不适用。
06 2021
2021年1月25日,澳大利亚联邦公报发布了F2021L00069号公告,即农兽药法规(MRL标准)2021年第1号修正案。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